青岛蒙台梭利教育研究院(CMS)

为成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而准备


为成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而准备

山东烟台福泰幼儿园 王静涛

一、 教师的精神准备

A. 首先必须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来发现自身的缺乏。因为这方面的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性急、过于要强要好、)

B. 不断地虚心学习,同时也自愿地接受指导,这样的完善会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困难和需要,从而能为儿童提供适时的帮助。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过分地迷恋于“儿童的坏脾性”,迷恋于“纠正儿童错误”的方式,只有先清除你自己眼中的沙粒,你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二、 观念准备

A. 悦纳每一个儿童。

蒙台梭利教室就象是一个家,家里有大人有孩子、有哥哥姐姐、有弟弟妹妹。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亲情关系。无论孩子是安静的、调皮的、聪明可爱的还是沉默寡言的,在老师眼里孩子都是正常的,老师都能同样地、愉悦地接纳每一个孩子,爱每一个孩子。

B. 相信儿童将通过工作显示自已。

蒙台梭利说:“我们的学校一开始可比拟为疗养院,儿童在这儿发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心智健康。” 因为孩子会经由工作来建构他自己。 "工作"是人性的特征。通过工作可解决人性的偏差。(依赖、懒惰、任性、胆小等。)使孩子从无秩序到秩序、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
孩子会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建立自信并展示自己。

C. 排除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成人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成人常常认为自己每一件事情都比小孩子做得好,所以就把成人的那套行为模式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接受成人的控制,迫使孩子屈服,放弃自己的意志和创意;成人常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长久以来,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处在一种相互对立的冲突状态。有时候我们成人认为孩子应该会喜欢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等,他们反尔不感兴趣。相反地,孩子纵向挣脱大人的控制,希望每一件事情都能自己动手来做。所以孩子会发出呐喊:Halp me,to do it by myself!

D、 必须相信,当面前的儿童找到他感兴趣的工作时,就会表现出真实的天性。

蒙台梭利教室,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安静、放松工作的地方。孩子被压抑的心灵在这里可以获得解放,展现真正的自我。当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某项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孩子最真实的天性的流露。

三、 工作的准备

(一)教师的自身

A. 态度:

教师不要因为儿童的坐立不安而心烦意乱,要明确自已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是帮助儿童、引导儿童。让自已的心理和情绪平静,自然,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和儿童的和解,获得和激化儿童意志的吸引力。

B. 仪表:

教师要注意,每次和儿童在一起都要使自已的仪容保持整齐清洁,沉稳而有庄严感,休闲而不懈怠。因为教师的仪表会吸引儿童注意自身的仪表,同时也会构成其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C. 语言:

教师在语言方面一定要在发音上清晰、准确,在和儿童的交往沟通时,要用尊重的语言、积极的语言、爱的语言表达自已。避免“逗”儿童,开儿童的“玩笑”,嘲讽儿童。

D. 行为:

在面对儿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已的举止,要尽量轻盈和文雅,同时还要轻缓(如和儿童对话时要蹲下来,用尊重的行为,和儿童行走时以儿童的步伐为准前进)

(二)环境准备

环境的准备和随后的改进是蒙台梭利教师的重要工作,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的准备。尽管教师不是教室里的中心人物,但她绝不是被动的,因为教师要对儿童所从事的环境工作提供以下支持:激发平和的心理氛围,启发儿童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活动;对儿童作出真实、温和的反应,尊重每个儿童及他们的需要;协助儿童形成儿童与活动材料之间的“良好匹配”……

A.氛围:

为儿童建设的环境一定要和谐、温馨,给孩子自由,便利、舒适的感觉。

B. 区域:

区域划分明确、有秩序感、系统性。

C. 教具:要有系统、秩序化地摆放,并要不断的清洁。根据儿童的心智发展,自创更多的适合儿童的一些蒙特梭利教具延伸的材料。 如:图片

D. 规则:制定相应环境中的行为准则对教室和儿童都适用。

四、工作能力的准备和提升

(一)如何抓住儿童敏感期施教。

重视儿童生命自然特性敏感期的表现,教师以儿童的这些自然的生命表现所表达的内在需要,提供促进其发展的环境和材料,所以教师更多地是以一个观察者出现在教室里。如何真正地成为一个观察者,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智发展,掌握儿童敏感期的表现和促进方法。

** 秩序的敏感期(2-4岁)

秩序的敏感期多见于2-3周岁的小朋友,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生活中一定的发展顺序或行为准则,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他们想象中那样一成不变的,如果某天发生了变化,他们会感到特别难过,以哭闹来反抗。

现象:1、对自己班的环境和老师和自己使用的物品熟悉、亲切,有安全感。

2、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会哭闹,烦躁不安。

3、坚持自己的主意出现不服从的行为。

如:小班的孩子不去晚班室跟别的老师等家长接 、不调换座位 、每天爸爸接送能高兴地上幼儿园,突然一天换成奶奶接,就大哭大叫…… 这些都是秩序感建立时期孩子的常见反应。

教师的做法:明白理解孩子的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是不听话、不爱老师和小朋友的表现。要因势利导,让孩子也尽快脱离敏感期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然也有的孩子在这方面会发展的弱一些,对秩序不敏感.比如:总是找不到自己的水杯、经常拿错手绢、水彩笔盒里的笔毛和笔杆不配套、排队找不到自己的地方…….

补救措施:1、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室里用工作毯来限制他的工作范围,工作毯不能用脚踩、不能用小屁股坐,不能打搅别人的工作。材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让这种行为逐渐规范他、逐渐内化成一种习惯。

2、通过各种游戏建立孩子的秩序。(如 开火车---排队、找家的游戏:送水杯、毛巾、回家的游戏、水彩笔笔帽与笔杆的配对游戏)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掌握孩子敏感期出现的年龄阶段如: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更要了解敏感期的各种表现,要透过现象找根源、看本质。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二)纪律的建立

一间新蒙台梭利教室成立,幼儿纪律的建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无秩序阶段、明显的秩序阶段和有秩序阶段。

A:无秩序阶段

表现: 儿童处于无秩序状态,行为混乱,没有目的性。

教师工作:首先制订明确的行为准则,用教具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吸引儿童,

用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去唤醒儿童的内在精神,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人的智慧和能力。

B:明显的秩序阶段

表现:儿童开始选择工作材料工作,并且有明确的目的性,行为有秩序,但是秩序性不稳定,儿童不断地更换工作材料,并很快使用完所有的教具。

教师的工作: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该鼓励儿童继续操作,以“延长他的工作周期”,

让孩子酌情的反复操作。 蒙台梭利说:“延长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 教师需要“等待”孩子反复练习的行为发生,而予以鼓励,使孩子乐意“再来一遍”,甚至几十遍。因为儿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过是教具的功能开始显现的阶段而已。孩子能对教具产生尽情的反复操作,才会使儿童发生“真正的成长”, 这种尽情“反复”操作的情况,表明儿童感到“工作”的乐趣,且能够符合他的“内在需要”。

同时教师要做两件重要的工作:

1、 整体上监督儿童,不要让他们再回到无秩序状态。

2、 进行个别辅导,必须按时提供材料,说明材料的正确使用方式。

C:有秩序阶段

表现:儿童出现高度的专注力,注意力,专心于某一教具或活动很长时间,同时变得友善、自信、顺从。这标志着儿童新的意识还有他自己的个性在其内部产生了。

教师的工作:不能被儿童的这一状态和现象所陶醉,要总是以恒定的和正确的规则为目标,引导儿童继续发展,不断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材料和帮助。让孩子在自由与纪律中能游刃有余。

结语:

与孩子长期相处的蒙台梭利教师都知道,必须研读大量与孩子相关的知识领域,才能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掌握发展现况,引导他们的未来。愈深入探究幼儿的发展,就愈能满足幼儿的需求,解读他们的所作所为,运作出和谐的教室气氛。
   成为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台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