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具分级的最初认识
最早接触的教具分级,是在第一次操作培训学习的时候。倒的工作,当时按器皿细分为:透明带嘴带把的、透明不带嘴带把的、透明不带嘴不带把的、不透明带嘴带把的、不透明带嘴不带把的、不透明不带嘴不带把的等等。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倒的工作怎么弄得像绕口令这么复杂?后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工作孩子做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兴趣,有的工作对他们难度太大做不好,试过之后也不愿意再碰。对此,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太简单的工作,对孩子没有挑战性,那就延伸出有不同难度的工作;难度太大的工作,孩子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那就在之前做一些相应能力的准备工作。结果发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同样的事情,即把一个工作越分越细,越弄越“复杂”。到现在,更是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复杂”就是教具的分阶投放,它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是符合蒙台梭利关于有准备的环境的观念的,也是必须的。这种必要性,表现在:
1、教具分级再投放,才能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章对工作产生兴趣,才能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章都找得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例如:同样是剪的工作,我们设置了一刀剪、自由剪,适合刚刚学习拿剪刀的儿童;连续剪、画线剪,适合己学会使用剪刀需练习手眼协调的儿章;图案剪,适合儿童锻炼使用剪刀的熟练度自由度;最后是创意剪,包括剪纸、剪窗花、剪影等等,适合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2、教具分级再投放,让儿童有了可以“跳一跳就够得到”的目标,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而适合的目标,又给儿章提供了可专心的对象,让儿章进入专心的历程,帮助其心智的成长。
3、教具分级再投放,让教师对儿童的能力有了更客观更细致的了解与评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二、感官工作的分级
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感官工作,需要注重的是每种操作材料的目标分级以及做好各项工作的延伸工作。
如:触觉板的工作,可设分阶目标为:分辨光滑与粗糙,寻找生活中的光滑与粗糙,三组排序,三组配对,五组排序,五组配对,将任一块归于正确位置等等。
延伸工作则包括延伸游戏和各种有距离游戏,团体游戏,发现环境的游戏和语言游戏等等。
如红棒的工作:延伸游戏为测量。测量自己的身体、测量身边的物品(地毯、桌子、柜子等等)。其它游戏可以“送红棒回家”,“拿红棒的小朋友排排队”,“谁比它长?谁比它短?”等各种游戏活动来丰富孩子的印象。
通过实践,我们得到了一些关于教具投放的经验,发现了一些教具投放时应注意的问题:
l、从易到难,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
如串珠子的工作,珠孔要从大到小,串线要从粗到细、从硬到软,串珠数量要从少到多,内容从随机到有序等等。
2、教具设计要精致精美,唤起幼儿内在美感。
3、教具过一段时间要有一些变化,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如掷牙签的工作,可通过更换不同口径的小瓶来给教具分级,又能保持工作的新鲜感。
4、从前导性工作过渡到程序性工作,即单一的基础的动作练习到多种不同动作的组合练习。日常生活练习并非模仿性的游戏,而是在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实实在在的活动。即源于生活,自然真实的原则。如:叠衣服的工作,就是将单一的扣扣子、拉拉锁、折叠等动作组合成的程序性工作,也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中经常应用的行为活动。
5、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对教具的反应。哪些教具孩子们喜欢?哪些教具不受欢迎?为什么?怎样调整? 。
6、教具的错误控制。在材料投放时,可根据年龄特点设计错误控制,图形配对、颜色配对等等,有了这些错误控制,孩子可以在工作中通过自我纠错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
总之,教具的分级与适时投放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基础。儿童通过主动的操作材料,发现材料之间的相同、差异、关系等,在探索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